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
【枫桥经验】
20世纪60年代初,浙江省诸暨县(现诸暨市)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“发动和依靠群众,坚持矛盾不上交,就地解决,实现捕人少,治安好”的经验。
如今各地的“乡贤参事会”、“圆桌问计”、“侨乡枫桥”解纷工作法、“三零”工作法等等都是以“枫桥经验”为基础衍变而来的。
【浦江经验】
2003年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大领导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,变“坐堂等访”为“主动下访”,开创了“省级领导下访接访”的先河,“浦江经验”由此形成。
主要内容是“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,深入基层,联系群众,真下真访民情,实心实意办事”。
【浦江经验与枫桥经验的联系与区别】
“浦江经验”和“枫桥经验”形成互补,一个由上而下,一个由下而上,都是为了化解社会矛盾,解决群众诉求,促进社会和谐。
【共同点】
①突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
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始终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,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,自觉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,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把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,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、得到实惠。
②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
扑下身子、沉到一线,把脉问诊、解剖麻雀,进行问题梳理、难题排查,既看“高楼大厦”又看“背阴胡同”,真正把情况摸清、把问题找准、把对策提实,推动解决一批发展所需、改革所急、基层所盼、民心所向的问题。
③发扬了踏实肯干的精神
发扬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、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、尽好责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。